益陽旅游,益陽市簡介,益陽旅游風景區 |
來源:張家界旅游網 | 作者:cnzhangjiajie.com | 編輯:m.cdzjsuji.com | 訪問次數:次 |
|
益陽位于北緯27°58ˊ38″至29°31ˊ42″、東經110°43ˊ02″至112°55`48″,東西最長距離217公里,南北最寬距離173公里, 從地圖上看,像一頭翹首東望、伏地待躍的雄獅,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。它北近長江,同湖北省石首縣抵界,西和西南與本省常德市、懷化市接壤,南與婁底市毗鄰,東和東北緊靠省會長沙市及岳陽市。
全市轄桃江、安化、南縣三個縣和大通湖區,代管沅江市,市區設赫山、資陽、朝陽三個區。全市總面積12144平方公里,為全省總面積的5.83%,其中山地占39.71%,丘陵占10.05%,崗地占6.7%,平原占32.44%,水面占11.10%。總人口470萬,中心城區面積75平方公里,人口75萬。境內由南至北呈梯級傾斜,南半部是丘陵山區,屬雪峰山余脈;北半部為洞庭湖淤積平原,一派水鄉景色。“背靠雪峰觀湖浩,半成山色半成湖”。南部山區最高處為海拔1621米,北部湖區最低處為海拔26米,南北自然坡降為9.5%。 市境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,境內陽光充足,雨量充沛,氣候溫和,具有氣溫總體偏高、冬暖夏涼明顯、降水年年偏豐、7月多雨成災、日照普遍偏少,春寒陰雨突出等特征。年平均氣溫16.1℃—16.9℃,日照1348小時—1772小時,無霜期263天—276天,降雨量1230毫米—1700毫米,適合于農作物生長,是一個山清水秀、環境適宜的風景勝地。 益陽是遠近聞名的“小有色金屬之鄉”。已知的礦床、礦點有140多處,已探明的礦床、礦點40余處,其中中型礦床5處,小型礦床15處,礦點和礦化現象120多處。主要礦藏20多種,銻、鎢、釩、石煤的儲量占全省第一。主要礦種中,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有錳、銻、金、釩、鐵、石煤、硫鐵礦、磷礦、石灰巖等10多種,其中錳、銻、釩、石煤、硫鐵礦、石灰巖儲量豐富,開采遠景可觀。稀有金屬分布較多,尚有待勘探、開采。水晶礦、重晶礦、粘土礦、石英砂、螢石、高嶺土等非金屬礦藏,也有一定儲量。此外,山區的石料和湖區的潮土,資源較為豐富,是發展建筑材料工業的重要原料。 益陽水資源豐富。山丘區有資江南北貫通,平原地帶河網縱橫、湖泊棋布,水路經洞庭湖外通長江,內聯湘、資、沅、澧水道,向有灌溉、航行之利。全市水資源總量為2779億立方米,其中年均地表徑流量約為91億立方米,平均每畝耕地擁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。另外,資水、沅水、澧水和荊江三口每年給我市帶來過境容水2200多億立方米,蘊含豐富的水能發電資源。據測算,僅資江可供發電貯量就達100萬千瓦,現因在其上游建了2個水電站(柘溪電站、馬跡塘電站),開發量已達50萬千瓦。 益陽野生動物資源,按經濟意義和生態地理分布,大致可分兩種類型。境內東北部的南縣、沅江市和赫山區東部,湖泊眾多,河港交織,水草豐茂,盛 產魚蝦和龜、鱉、鱔、螺等小水產。每年秋后,還有大批雁行目、鸻形目候鳥來此覓食越冬。陸棲脊椎動物較常見。境內西南部和中部地域,包括安化縣、桃江縣、赫山區和資陽區西南部,山丘延綿,森林廣布,耕地和居民都較分散,野生動物以哺乳類、爬行類和鳥類居多。主要為斑鳩、野雞、野兔、野豬、獾、貉和蛇等。全市植物資源有藻類、菌類、苔蘚、蕨類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類,廣泛分布在山地、平原和水域,直接或間接地被農業利用。 全市土地質量較好,有林地56.27萬公頃,耕地24.54萬公頃,水面 13.99萬公頃,草地8.2萬公頃,湖洲6.53萬公頃。濱湖平原由河流沖積而成,土壤肥沃,適宜種植多種作物,是糧、棉、麻、油、糖的主要生產基地,素有“魚米之鄉”的美稱。苧麻產量居全國首位,蘆葦、黃(紅)麻、糖料產量均居全省第一。中部丘陵崗地,土壤多屬板頁巖風化而成,呈酸性,含養分較高,是南竹、油茶、茶葉、果木等經濟林生產區。益陽是全國有名的“竹子之鄉”,南竹、茶葉產量居全省第一。西部中低山地,土質相對較差,但適宜多種林木生產,是主要林業生產基地。益陽水域廣闊,全市總水面215萬畝,可養面積80多萬畝,已放養面積72萬畝,其中精養面積33萬多畝。大通湖面積達12.4萬畝,是全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。全市盛產烏鯉、鱖魚、大口鯰、優質鯽魚、優質鯉魚等名貴魚和甲魚、烏龜、河蟹、青蝦等特種水產品。 益陽農業發展得天獨厚。全市十大家產品產區中,有不少被定為國家級的商品糧基地、商品棉基地、商品魚基地、瘦肉型獲得基地及綜合商品基地。益陽工業已形成紡織、電力、化工、煤炭、機械、電子、建材、冶金、造紙、儀器等34個行業,以麻紡、造紙、食品、電子工業最著特色。主要名優工業產品有橡膠機械、柴油機、編織機、汽車燈泡、三氧化二銻、苧麻產品和肉類儀器等210多種。 益陽水陸交通十分便利。長常高速公路、石長鐵路、319國道穿越境內,是省會長沙通往大西北的要道。水路經洞庭湖、內通湘、資、沅、澧四水,外達長沙各口岸。湘黔鐵路穿越安化縣境,洛(洛陽)──湛(湛江)鐵路線在益陽設立樞紐站。目前益陽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交通項目有益陽繞城高速公路、二廣高速公路、益婁高速公路、益陽-溆浦高速公路、益陽-南縣高速公路、益陽-平江高速公路、益寧城際干道、長益常城際鐵路、益陽-汨羅城際鐵路、益陽-婁底城際鐵路、洛湛鐵路荊益段、懷益九鐵路等等。 益陽投資環境日臻完善,海關、商檢、外運、國際保險、金融、法律等涉外機構均在建立,并努力提供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優質服務。 自然地理 益陽市土地總面積12144平方公里,為全省總面積的5.83%,其中山地占39.71%,丘陵占10.05%,崗地占6.7%,平原占32.44%,水面占11.10%。境內由南至北呈梯級傾斜,南半部是丘陵山區,屬雪峰山余脈;北半部為洞庭湖淤積平原,一派水鄉景色。“背靠雪峰觀湖浩,半成山色半成湖”。南部山區最高處為海拔1621米,北部湖區最低處為海拔26米,南北自然坡降為9.5%。 益陽市區地處由雪峰山隆起與洞庭湖凹陷交接處,山丘起伏和緩,地勢西南高,東北低。湖區為洞庭湖沖積平原,土質肥沃,渠網縱橫。赫山區境內的碧云峰,海拔502米,為市區最高處。 碧云峰 位于赫山區滄水鋪鎮境內的碧云峰,古稱熊湘山,又稱清修山、青秀山,是衡岳72峰之一,峰高海拔502米,周圍100余公里,真乃“一峰截天碧,云氣浸衣裳”。觀其全山外貌,形似九江匡廬,故自古有“小廬山”之稱。碧云峰山壑幽遂,巖壁峻峭,佳木蔥籠,藥草繁茂,瀑布飛流。 四方山 四方山地處赫山區岳家橋鎮境內,距319國道僅幾公里,離長沙和益陽市區僅幾十分鐘車距。四方山是名副其實的四面環山,丘陵起伏,流水潺潺,層林疊嶂,古木參天,有喬木及草本植物二千余種。益陽縣志云:縣有佳境,綿延四方。四方山因四周群山環抱而得名。 浮邱山 浮邱山,在桃江縣城西南12公里處,主峰海拔752米,方圓約48平方公里,區內山嶺起伏,峰巒突起。古為楚南名山,人稱“小南岳”。 羞女山 羞女山,位于資江北岸的修山鎮,距桃江縣城15公里。臨江一面,大小有七個山頭,主峰高375米,山形活像一位浴后出水的美女,仰臥在江邊小憩。她一絲不掛的玉體,線條優美而分明,高高翹起的下頜,軟軟飄垂的秀發,舒展的雙臂,勻稱的長腿,隆起的小腹,迷人的乳峰,真象是雕塑在桃江大地上的一尊“維納斯”。 益陽是遠近聞名的“小有色金屬之鄉”。已知的礦床、礦點有140多處,已探明的礦床、礦點40余處,其中中型礦床5處,小型礦床15處,礦點和礦化現象120多處。主要礦藏20多種,銻、鎢、釩、石煤的儲量占全省第一。主要礦種中,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有錳、銻、金、釩、鐵、石煤、硫鐵礦、磷礦、石灰巖等10多種,其中錳、銻、釩、石煤、硫鐵礦、石灰巖儲量豐富,開采遠景可觀。稀有金屬分布較多,尚有待勘探、開采。水晶礦、重晶礦、粘土礦、石英砂、螢石、高嶺土等非金屬礦藏,也有一定儲量。此外,山區的石料和湖區的潮土,資源較為豐富,是發展建筑材料工業的重要原料。 益陽水資源豐富。山丘區有資江南北貫通,平原地帶河熱線縱橫、湖泊棋布,水路經洞庭湖外通長江,內聯湘、資、沅、澧水道,向有灌溉、航行之利。全市水資源總量為2779億立方米,其中年均地表徑流量約為91億立方米,平均每畝耕地擁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。另外,資水、沅水、澧水和荊江三口每年給該市帶來過境容水2200多億立方米,蘊含豐富的水能發電資源。據測算,僅資江可供發電貯量就達100萬千瓦,現因在其上游建了2個水電站(柘溪電站、馬跡塘電站),開發量已達50萬千瓦。 益陽市野生動物資源,按經濟意義和生態地理分布,大致可分兩種類型。境內東北部的南縣、沅江市和赫山區東部,湖泊眾多,河港交織,水草豐茂,盛 產魚蝦和龜、鱉、鱔、螺等小水產。每年秋后,還有大批雁行目、鸻形目候鳥來此覓食越冬。陸棲脊椎動物較常見。境內西南部和中部地域,包括安化縣、桃江縣、赫山區和資陽區西南部,山丘延綿,森林廣布,耕地和居民都較分散,野生動物以哺乳類、爬行類和鳥類居多。主要為斑鳩、野雞、野兔、野豬、獾、貉和蛇等。全市植物資源有藻類、菌類、苔蘚、蕨類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類,廣泛分布在山地、平原和水域,直接或間接地被農業利用。 全市土地質量較好,有林地56.27萬公頃,耕地24.54萬公頃,水面 13.99萬公頃,草地8.2萬公頃,湖洲6.53萬公頃。濱湖平原由河流沖積而成,土壤肥沃,適宜種植多種作物,是糧、棉、麻、油、糖的主要生產基地,素有“魚米之鄉”的美稱。苧麻產量居全國首位,蘆葦、黃(紅)麻、糖料產量均居全省第一。中部丘陵崗地,土壤多屬板頁巖風化而成,呈酸性,含養分較高,是南竹、油茶、茶葉、果木等經濟林生產區。該市是全國有名的“竹子之鄉”,南竹、茶葉產量居全省第一。西部中低山地,土質相對較差,但適宜多種林木生產,是主要林業生產基地。益陽水域廣闊,全市總水面215萬畝,可養面積80多萬畝,已放養面積72萬畝,其中精養面積33萬多畝。大通湖面積達12.4萬畝,是全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。全市盛產烏鯉、鱖魚、大口鯰、優質鯽魚、優質鯉魚等名貴魚和甲魚、烏龜、河蟹、青蝦等特種水產品。 氣候資源 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,具有氣溫總體偏高、冬暖夏涼明顯、降水年年偏豐、7月多雨成災、日照普遍偏少,春寒陰雨突出等特征。 (一)氣溫 各區(市)縣累年(1986~2000年,下同)平均氣溫比1986年前(1955~1985年,下同)升高0.06~0.35℃,湖區比山丘區升高較多。氣溫變化的另一特點是冬季氣溫升高而夏季氣溫降低,時有“冬暖夏涼”現象。12月至2月,平均氣溫升高0.7~1.0℃,湖區升高較多;6月至8月,平均氣溫下降0.2~0.5℃,桃江下降最多。相應累年平均氣溫年較差減少0.8~1.3℃,氣溫日較差亦減少0.1~0.4℃;日最低氣溫小于、等于0℃的日數減少8~11天,積雪日數減少3~5天,霜日減少3~8天;土壤凍結除南縣于1988、1989年出現過0~2厘米深的凍土外,其他縣市區均未有出現。 (二)降水 累年平均年降水量各地增加80.2~175.8毫米,增幅為6%~11%,南縣增加最少,赫山增加最多。其中7月降水量增加83.2~120.2毫米,增幅達50%~121%,由少雨多旱變得多雨少旱,間有洪澇發生。5月份降水量卻減少6.8~61.3毫米,減幅為4%~23%。降水強度增大,年暴雨日數增加0.5~2.2日;大暴雨日數除南縣外,增加0.2~1.1日,安化增加5倍。特大暴雨日數,前30年全市共出現6天,而后15年出現7天。降水總量增加,但年際變化大,分布不均,安化、赫山等地最多年比最少年多近一倍。 (三)日照 各區縣(市)累年平均年日照時數減少44~231小時,日照百分率減少1%~6%,安化減得少,南縣減得多。年太陽總輻射量相應減少2.75千卡/平方厘米至8.90千卡/平方厘米,減幅為4%~8%,益陽、桃江、南縣減少最多。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℃期間的日照時數減少48~185小時,占全年減少量的71%~78%,即在農作物生長期間日照減少尤為明顯。 (四)洪澇干旱 1986~2000年,市境有13年發生洪澇,其中大或特大洪澇5年,與1985年前的洪澇5年兩遇相比,其發生頻率增加一倍。而全市性干旱僅5年,其中大旱1年,比1985年前的兩年一遇明顯減少。洪澇造成的損失也遠比干旱造成的損失大。 |
相關文章 |
|
我要說兩句 |
|
|
|
|
熱門線路推薦 |
|
|
|
|
|
|
|
聯系我們 |
湖南西部(張家界)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
旅行社許可證號:L-HUN-08017
手機/微信: 13307447877
E-mail: zjjxs@qq.com
地址: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華天城鉑金公寓六樓 |
|
|